輪子的發明可能是為了解決一個令人驚訝的問題
想象一下,您是公元前 3900 年東南歐的一名銅礦工。日復一日,您通過礦區悶熱的隧道運輸銅礦石。
您已經接受了艱苦單調的采礦生活。然后有一天下午,你目睹了一位同事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他帶著一個看起來很奇怪的裝置,隨便一次運輸相當于他體重三倍的東西。當他回到礦井取另一批貨物時,你突然意識到你選擇的職業即將變得不那么費力,而且利潤更高。
你沒有意識到的是:你正在見證一些將改變歷史進程的事情——不僅為了你的小采礦社區,而且為了全人類。
盡管輪子的影響不可估量,但沒有人確定是誰發明了它,或者它是何時何地首次構思的。上述假設場景是基于 2015 年的理論喀爾巴阡山脈(今匈牙利境內)的礦工在近 6,000 年前首次發明了輪子,作為運輸銅礦石的一種方式。
這一理論得到了超過 150 輛小型化貨車由在該地區工作的考古學家提供。這些小型四輪模型由粘土制成,其外表面刻有柳條圖案,讓人想起當時采礦社區使用的籃筐。
碳測年法后來表明,這些貨車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早的輪式運輸工具。
這個理論還提出了一個我特別感興趣的問題,航空航天工程師誰研究工程設計科學.一個默默無聞、科學天真的采礦社會是如何發現輪子的,當高度發達的文明,比如古埃及人冇?
一個有爭議的想法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輪子是從簡單的木制滾輪演變而來的.但直到最近,還沒有人能夠解釋這種轉變是如何或為什么發生的。更重要的是,從 1960 年代開始,一些研究人員開始表達強烈的懷疑關于滾輪到車輪理論。
畢竟,要使壓路機發揮作用,它們需要平坦、堅固的地形以及沒有斜坡和急轉彎的路徑。此外,一旦推車經過它們,就需要不斷將用過的壓路機帶到生產線的前部,以保持貨物的移動。
由于所有這些原因,古代世界少用滾輪.根據懷疑論者的說法,滾筒太稀有了,也太不切實際了,不能成為車輪進化的起點。
但是,一個擁有封閉式人造通道的礦井將為壓路機提供有利條件。除其他因素外,這個因素迫使我的團隊重新審視滾輪假說。
轉折點
從滾輪到輪子的過渡需要兩項關鍵創新。首先是對運載貨物的手推車的修改。推車的底座必須配備半圓形套筒,用于將滾輪固定到位。這樣,當作員拉動推車時,滾筒也會隨之拉動。
這項創新可能是由于礦山環境的有限性,必須定期將用過的壓路機運回推車前部會特別繁重。
套筒滾子的發現代表了車輪發展的轉折點,并為第二次也是最重要的創新鋪平了道路。
下一步涉及對壓路機本身的更改。為了了解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以及為什么發生的,我們轉向了物理學和計算機輔助工程。
模擬輪子的演變
開始我們的調查,我們創建了一個計算機程序,旨在模擬從滾輪到輪子的演變。我們的假設是,這種轉變是由一種稱為”機械優勢."
同樣的原理允許鉗子通過提供額外的杠桿作用來放大用戶的握力。同樣,如果我們能改變滾輪的形狀以產生機械優勢,這將放大用戶的推力,使推車更容易前進。
我們的算法通過對數百種可能的輥子形狀進行建模,并評估每種形狀在機械優勢和結構強度方面的性能。
后者用于確定給定的滾輪是否會在貨物的重量下斷裂。正如預測的那樣,該算法最終收斂于熟悉的輪軸形狀,并確定該形狀是最佳的。
在算法執行期間,每個新設計的性能都略好于其前身。我們相信 6,000 年前的礦工也發生了類似的進化過程。
目前尚不清楚最初是什么促使礦工探索替代的輥子形狀。一種可能性是滾輪-套筒接口處的摩擦導致周圍的木材磨損,導致滾輪在接觸點略微變窄。
另一種理論是,礦工們開始減薄壓路機,以便他們的推車可以越過地面上的小障礙物。
無論哪種方式,由于機械優勢,車軸區域的這種狹窄使推車更容易推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性能更好的設計一再受到青睞,并且制作了新的滾筒來模仿這些表現最好的設計。
因此,滾輪變得越來越窄,直到只剩下一個兩端覆蓋著大圓盤的細長桿。這種基本的結構標志著我們現在所說的“輪子”的誕生。
根據我們的理論,沒有發明輪子的確切時刻。相反,就像物種的進化一樣,輪子是從微小改進的積累中逐漸出現的。
這只是輪子漫長而持續的發展中的眾多篇章之一。在喀爾巴阡山脈礦工的貢獻 5,000 多年后,一位巴黎自行車修理工發明徑向球軸承,這再次徹底改變了輪式運輸。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滾珠軸承在概念上與滾子相同,而滾子是車輪的進化前身。滾珠軸承在車軸周圍形成一個環,在車軸和輪轂之間形成滾動界面,從而規避摩擦。通過這項創新,車輪的演變圓滿結束。
這個例子還展示了輪子的演變,就像它的標志性形狀一樣,是如何追蹤一條迂回的道路——一條沒有明確起點、沒有終點的路線,沿途有無數次安靜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