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潔的空氣可能是加速全球變暖的幕后推手
全球變暖已經加快速度自 2010 年左右以來,導致了最近一連串創紀錄的溫暖年份。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尚不清楚,這是當今氣候科學中最大的問題之一。
我們的新研究》揭示了空氣污染的減少——尤其是在中國和東亞——是導致這種更快變暖的關鍵原因。
全球航運中硫排放的清理工作一直在進行牽連在過去的研究中。但清理工作在 2020 年才開始,因此被認為太弱了來解釋這種加速的全部范圍。
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認為,云層的變化可能通過減少云層覆蓋率來發揮作用在熱帶地區或在北太平洋.
然而,一個尚未被很好地量化的因素是東亞國家,特別是中國,通過嚴格的空氣質量政策來對抗空氣污染和改善公共衛生的巨大努力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自 2013 年左右以來,東亞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經減少了 75%,而且在全球變暖開始加速之際,清理工作加快了步伐。
我們研究解決了東亞空氣質量改善與全球氣溫之間的聯系,以全球八個氣候建模團隊的努力為基礎。
我們發現,受污染的空氣可能掩蓋了全球變暖的全部影響。更清潔的空氣現在可能會更多地揭示溫室氣體導致的人為全球變暖。
除了導致數百萬人過早死亡,空氣污染使地球免受陽光照射,因此會冷卻表面。空氣污染如此之多,以至于它通過以下方式控制了人為引起的變暖最高 0.5°C在上個世紀。
隨著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的空氣污染的清理,這種人造遮陽傘被拆除。由于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結果是地球表面的變暖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
對清理進行建模
我們的團隊使用了來自 8 個全球氣候模型的 160 個計算機模擬。這使我們能夠更好地量化東亞空氣污染的影響對全球溫度和降雨模式的影響。
我們模擬了類似于 2010 年以來現實世界中發生的污染清理工作。我們發現全球變暖增加了約 0.07°C。
雖然與 1850 年以來約 1.3°C 的全面全球變暖相比,這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當我們去除厄爾尼諾現象等自然周期中溫度的逐年波動時,它仍然足以解釋最近全球變暖的加速,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的一種影響全球天氣模式的氣候現象。
根據長期趨勢,我們預計自 2010 年以來氣溫將升高約 0.23°C。
然而,我們實際上測得的溫度約為 0.33°C。 雖然額外的 0.1°C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東亞空氣污染清理來解釋,但其他因素包括運輸排放以及最近加速增長的甲烷濃度在大氣中。
空氣污染通過反射陽光或改變云的特性使它們反射更多的陽光來導致冷卻。東亞空氣污染的清理工作會影響全球氣溫,因為它減少了污染對東亞本身的遮蔽作用。
這也意味著吹過北太平洋的污染更少,導致東太平洋的云層反射的陽光更少。
在我們的模型中模擬的北太平洋地區的這些變化模式與衛星觀測中看到的一致。我們的模型和溫度觀測還顯示,在東亞下風向的北太平洋地區,升溫相對較強。
全球變暖的主要來源仍然是溫室氣體排放,清理空氣污染既必要又遲到。這并沒有導致額外的變暖,而是消除了人工冷卻,這種冷卻在一段時間內幫助我們免受一些極端天氣和其他公認的后果的影響氣候變化.
全球變暖將持續數十年.事實上,我們過去和未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將影響氣候幾個世紀。然而,空氣污染很快就會從大氣中消失,因此,由于這種特殊的揭露而加速的全球變暖可能是短暫的。
勞拉·威爾科克斯, 國家大氣科學中心教授,雷丁大學和Bj?rn H. Samset, 氣候與大氣科學高級研究員,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 - 奧斯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