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分鐘的測驗可以揭示您是否有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早期發現是預防心臟病發作的關鍵,這意味著識別心血管疾病高危個體的新問卷可能是挽救生命的有力工具。
由瑞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5分鐘測試已被證明在檢測動脈中脂肪沉積的可能性方面具有與血液檢查和血壓測量相同的準確性,使其成為一種快速簡單的評估,不需要去看醫生。
“心臟病發作往往是突然出現的,”說來自哥德堡大學的臨床生理學家G?ran Bergstr?m。“許多心臟病發作的人顯然是健康的,沒有癥狀,但在冠狀動脈中有脂肪沉積,被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自我報告工具由 14 個不同的問題組成,涵蓋年齡、性別、體重、糖尿病狀況、血壓、血脂水平、家族史和吸煙習慣。研究人員表示,回答應該需要五到八分鐘。
超過 25,000 名年齡在 50 至 64 歲的參與者回答了這些問題,作為正在進行的部分斯卡皮斯(瑞典心肺生物影像研究)項目。研究人員將他們的答案與計算機斷層掃描(CT) 掃描也作為 SCAPIS 的一部分收集。
由于CT掃描揭示了動脈中脂肪沉積的跡象,因此研究小組可以將自我報告的答案與實際結果聯系起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然后可以用來推斷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在SCAPIS數據的較小部分上進行了測試,該方法檢測到64.6%的人處于最高風險心血管疾病.
然后使用臨床工具進行比較,該工具包含了所有 14 個自我報告的因素以及來自實驗室測試和血壓等生命體征的 9 個額外因素。
使用臨床工具,該團隊確定了67.3%的高危個體,這表明僅自我報告的數據就可以有效地篩查心臟病發作風險,而臨床就診僅獲得輕微的改善。
展望未來,這項新研究背后的團隊正在尋求將該過程的測試擴展到其他國家更廣泛的人群,以了解心臟病發作風險與問卷回答之間是否存在相同的關系。
這個想法不是孤立地使用自我報告工具,而是標記可能需要由醫生進一步檢查的個人。希望可以更早地找到需要治療或需要改變生活方式的人。
當流向心臟部分的血液受阻并且肌肉缺氧時,就會發生心臟病發作,這通常是由于冠狀動脈中積聚的斑塊破裂并形成血凝塊。可能涉及一系列因素——從空氣污染自工作壓力– 并且工作繼續提前阻止他們。
“如果我們能在醫療保健中廣泛使用這種測試,它可以通過幫助我們識別那些心臟病發作風險高或目前治療不足的人來挽救生命并預防痛苦。”說Bergstr?m.
該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