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世界首次研究中衛生棉條中發現的砷和鉛含量
權衡不同的衛生產品需要充分了解每種風險和收益。研究人員首次測量了衛生棉條中各種金屬的濃度,發現包括鉛在內的幾種有毒物質的含量令人擔憂,而鉛沒有安全的暴露水平。
人體陰道壁上襯有高度吸收的組織,這些組織有可能吸收雜散污染物(如金屬)這些污染物會在血液中循環,而無需先被肝臟過濾。
因此,任何進入其中的東西都需要仔細考慮,包括衛生棉條等衛生用品。在美國,高達 86% 的月經期患者使用衛生棉條來吸收經血。
“盡管存在巨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潛力,但對測量衛生棉條中的化學物質的研究卻很少。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篇測量衛生棉條中金屬的論文。說珍妮·希爾斯頓(Jenni Shearston),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環境流行病學家。
“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發現我們測試的所有金屬的濃度,包括砷和鉛等有毒金屬。
研究團隊使用了質譜法評估 18 條產品線的 14 個衛生棉條品牌的 30 種衛生棉條中 16 種不同金屬的濃度。該研究中沒有明確指出制造商、品牌和產品線,盡管聲稱產品是從英國、美國和歐洲購買的。
該小組發現了所有評估金屬的可測量濃度:砷、鋇、鈣、鎘、鈷、鉻、銅、鐵、錳、汞、鎳、鉛、硒、鍶、釩和鋅。
最令人擔憂的是鉛的存在,平均濃度為每克衛生棉條120納克;鎘,每克 6.74 納克;和砷,每克 2.56 納克。
非有機衛生棉條中的鉛濃度較高,但有機衛生棉條的砷含量較高。
無論衛生棉條的來源、品牌或是否是有機的,那些被測試的人都沒有因為總體上金屬含量一直較低而脫穎而出。
所有這些金屬都可能是通過農業和制造過程引入到產品中的——例如,用于生產衛生棉條吸收芯中使用的棉花、人造絲或粘膠纖維可能會吸收土壤中農藥、化肥和廢水中的金屬。或者在制造過程的后期,纖維可能會從顏料或抗菌劑中吸收化學物質。
但是,盡管一些天然存在的金屬是預期和接受的,但這些結果表明,衛生棉條可能會增加個人接觸可能不安全的金屬水平。
“盡管有毒金屬無處不在,而且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會暴露于低水平的金屬,但我們的研究清楚地表明,金屬也存在于月經產品中,女性使用這些產品可能面臨更高的暴露風險,”說同位素地球化學家Kathrin Schilling,也來自哥倫比亞大學。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缺乏關于化學物質通過陰道壁吸收的數據,因此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金屬是否能從衛生棉條中浸出和進入組織襯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這是否會對健康產生任何不利影響。
但這確實讓人質疑衛生產品的安全標準是否需要修訂——研究人員認為是這樣。
“我真的希望制造商被要求測試他們的產品中的金屬,尤其是有毒金屬,”Shearston說.
“看到公眾呼吁這樣做,或者要求在衛生棉條和其他月經產品上更好地貼標簽,這將是令人興奮的。
這項研究發表在環境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