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數十億年:科學家在短短 150 分鐘內就培育出鉆石
天然鉆石需要數十億年才能形成在極端壓力和溫度下地下深處.合成形式可以更快地生產,但它們通常仍然需要長達數周的強烈擠壓。
一種基于液態金屬混合物的新方法可以在幾分鐘內彈出人造鉆石,而無需巨大的擠壓。
雖然仍然需要高溫,但在 1,025°C 或 1,877°F 范圍內,在 150 分鐘內在 1 個大氣壓(或標準大氣壓單位)下形成連續的金剛石膜。這相當于壓力我們感覺在海平面上,并且比通常所需的壓力低數萬倍。
由韓國基礎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Basic Science)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創新方法背后的團隊相信,該工藝可以擴大規模,從而對合成鉆石的生產產生重大影響。
將碳溶解成液態金屬以制造金剛石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例如,通用電氣在半個世紀前開發了一種使用硫化鐵的工藝。
但這些過程仍然需要5–6 千兆帕以及一顆鉆石“種子”,供碳粘附。
“我們發現了一種使用液態金屬合金在 1 個大氣壓和中等溫度下生長鉆石的方法,”寫研究人員在他們發表的論文中。
壓力的降低是使用精心混合的液態金屬混合物實現的:鎵、鐵、鎳和硅。在石墨外殼內構建了一個定制的真空系統,以非常快速地加熱然后冷卻金屬,同時將其暴露在甲烷和氫氣的組合中。
這些條件導致甲烷中的碳原子擴散到熔化的金屬中,成為鉆石的種子。僅僅 15 分鐘后,金剛石晶體的小碎片從表面下方的液態金屬中擠出,而兩個半小時的曝光產生了連續的金剛石薄膜。
盡管形成晶體的碳濃度在幾百納米的深度下降,但研究人員預計可以通過一些調整來改善該過程。
“我們認為,通過使用更大的表面或界面,通過配置加熱元件以實現更大的潛在生長區域,以及以一些新的方式將碳分布到鉆石生長區域,直接的修改可以在非常大的區域內生長金剛石。”寫研究人員。
這些修改將需要時間,對這一過程的研究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但這項新研究的作者認為它有很大的潛力 - 并且可以加入其他液態金屬以獲得類似甚至更好的結果。
當前用于創建大多數合成鉆石– 用于各種工業過程、電子產品,甚至量子計算機– 需要幾天時間,需要更大的壓力。如果這項新技術發揮其潛力,鉆石的制造將變得更快、更容易。
“使用液態金屬的一般方法可以加速和促進鉆石在各種表面上的生長,并可能促進鉆石在小鉆石(種子)顆粒上的生長,”寫研究人員。
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