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心流”的人擁有更健康的心靈和思想
在重新裝修房間時,您是否曾經失去過所有的空間感和時間感?在演奏樂器時如此專注,以至于一分鐘前壓垮你的擔憂就這樣消失了,怎么樣?
那么你可能已經體驗過“心流”。
心流是心理學中用來描述高度集中的狀態的術語,在這種狀態下,您完全沉浸在一項活動中。它存在于無聊和壓力之間——通常在某種程度上的活動中經歷具有挑戰性,但仍然符合我們的技能水平.
當我們體驗心流時,我們往往會非常有效,感覺自己在掌控之中,忘記了時間。
心流通常是一種積極的體驗。那么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好處嗎?這是包括我在內的研究人員目前正在解決的問題。
像流這樣的概念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以“注意力兩極分化”這是意大利教育家瑪麗亞·蒙臺梭利(Maria Montessori)在20世紀初提出的一種高度關注的狀態。但是現代的、科學的流動版本被開發出來1970 年代出生于美國匈牙利的心理學家 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創作。
我自己和其他人的工作表明,我們體驗心流的頻率和環境在人與人之間有很大差異,而且是部分受遺傳影響.
換句話說,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體驗心流,這部分是由于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差異,但也是由于我們環境中的因素。這些可能包括我們從事的特定活動的情況、我們經歷的分心和我們的精神狀態。
心流會導致心理健康嗎?
有人提出,容易流動可能是與許多積極的結果相關,包括更好的心理和心血管健康。這些關聯通常被解釋為導致這種保護努力的流動的證據。
這些提議的流動好處使第一批公司看到了商機并提供了促進流量的培訓.但是,這可能有點為時過早。
迄今為止,大多數現有研究都無法得出任何關于心流對心理或身體健康的因果影響的結論。這是因為該研究主要基于小樣本量和自我報告的數據。體驗心流的傾向和心理健康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遺傳的。
我們的特定傾向,連同我們的環境和經歷,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表現,包括我們是否經歷過心流或心理健康問題。但是,我們的基因和環境究竟是如何協同工作的,目前還大多是未知數。
這意味著相同的家庭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或幼兒環境,可能會影響我們流動的傾向和我們的心理健康。在這種情況下,報告的關聯不會是直接的因果關系,而是歸結為導致兩者的第三個因素,例如基因或特定的童年經歷。
進入神經質
另一個這樣的第三個因素可能是一個稱為“神經質”的概念。神經質是一種人格特質,它描述了我們情緒不平衡和容易被激怒的傾向。神經質評分高的人更容易受到影響壓力和心理問題,以及心血管和其他軀體疾病。
同時,從直覺上講,擔憂、壓力和情緒不穩定是阻止你進入心流體驗的因素。因此,我們的傾向,包括神經質,很可能會影響我們體驗心流的能力和我們的心理健康。
如果我們在不考慮神經質的情況下探索心流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就像大多數研究所做的那樣——我們會觀察到一種關聯。但這實際上是由神經質驅動的。
總之,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心流真的可以預防某些健康問題嗎?
最近,我的學生艾瑪·加斯頓(Emma Gaston)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研究了這個問題,并由我和德國法蘭克福馬克斯·普朗克實證美學研究所(MPIEA)小組的高級研究員勞拉·韋塞爾戴克(Laura Wesseldijk)共同監督。我們的論文已發表在日記中轉化精神病學.
我們首次調查了神經質是否會影響觀察到的心流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以及遺傳或早期家庭環境等家庭因素是否可能起作用。
同樣,該研究還首次測試了相反的情況;心理健康問題是否會導致流量減少。這是使用瑞典患者登記處 9,300 人的真實診斷完成的。
我們發現,更容易經歷心流的人患某些診斷的風險較低,包括抑郁癥焦慮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壓力相關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這符合對流量對精神和心血管健康結果的保護作用的預期。
然而,當考慮神經質和家庭因素時,心流體驗仍然只與重度抑郁和(可能)焦慮有關,盡管關聯有所減少。這一發現表明,心流可能對這兩種心理健康結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這種關系比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另一方面,大多數這些關聯消失的事實表明,容易流動并沒有直接導致這些疾病的風險降低。相反,第三個因素,如基因,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解釋。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進行心流訓練以降低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風險?不。缺乏研究來調查我們是否以及如何操縱流量以及會產生什么后果。
也就是說,當我們處于心流狀態時,我們很可能花更少的時間反思我們的生活或擔心未來——僅僅是因為我們被占用了,而心流的體驗本身就是有益的。因此,如果你喜歡做的事情讓你失去了所有的空間和時間感,那很可能對你有好處——至少在那一刻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