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原始地球缺少對生命至關重要的物質
天體生物學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我們已知只有一顆行星有生命。在太陽系的所有天體中,只有地球擁有致密的大氣層、表面的液態水以及支持生命的有機化學。
然而,這些條件在數十億年前地球還很年輕時并不存在。雖然形成行星的星云富含揮發性元素,但太陽系內部的高溫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它們凝結,使它們大部分處于氣態狀態。
結果,這些元素沒有被摻入形成內行星的固體巖石材料中。只有在距離太陽較遠的地方形成的天體才保留了生命所必需的物質,這引發了人們對它們如何以及何時被引入地球的問題。
在一項新研究中,伯爾尼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展示了原始地球的化學成分如何在形成后三百萬年(約 45 億年前)完成。
他們的結果表明,生命的成分(水、碳化合物、硫等)是后來引入的,可能是通過撞擊。
該研究由帕斯卡·莫里斯·克魯塔什和克勞斯·梅斯格,伯爾尼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 (GEO) 的博士后研究員和地球化學名譽教授(分別)。梅斯格還是監督伯爾尼空間與宜居性中心 (CSH) 的科學委員會成員。他們的研究是 Kruttasch 在 GEO 的論文的一部分,于 8 月 1 日發表在科學進步.
該團隊專注于兩種同位素,錳 53 (53Mn)和鉻53(53Cr),在隕石和陸地巖石樣本中。然后,他們使用模型計算來限制地球化學成分形成所需的時間。
這使他們能夠確定這些元素的年齡并推斷出原始地球的化學特征(構成它的化學物質的獨特模式)。
他們的結果表明,地球的組成在太陽系形成后不到三百萬年就完成了,提供了關于原始地球原始成分的第一個經驗數據。正如 Kruttasch 在伯爾尼大學發布:
采用基于錳53放射性衰變的高精度時間測量系統確定了精確年齡。這種同位素存在于早期太陽系中,并衰變為鉻 53,半衰期約為 380 萬年。
我們的太陽系形成于大約 45.68 億年前。考慮到地球的化學性質只需要長達 300 萬年的時間,這速度驚人。
這些結果支持了巨人撞擊假說,該假說指出,地月系統是由于大約 45 億年前原始地球和火星大小的物體(忒伊亞)之間的大規模撞擊而形成的。進一步推測,忒伊亞在太陽系更遠的地方形成,其成分將包括更多的揮發性元素,包括水。
實際上,該團隊的分析表明,原始地球是一顆干燥的巖石行星,它與忒伊亞的碰撞引入了使這里生命成為可能的所有元素。
他們的發現也為我們理解早期太陽系的運作過程做出了重大貢獻,并提供了有關生命如何以及何時出現的線索。
它們在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天體生物學)和確定繞軌道運行更靠近太陽的巖石行星是否可能擁有生命所需的成分方面也可能具有重要意義。克魯塔什說,下一步是更詳細地調查碰撞事件,這可能涉及計算機建模和模擬:
地球目前的生命友好性并不歸功于持續的發展,而可能歸功于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外來的、富含水的天體的后期撞擊。這清楚地表明,宇宙中的生命友好絕非理所當然。
到目前為止,對這一碰撞事件的了解還不夠。需要的模型不僅可以充分解釋地球和月球的物理特性,還可以充分解釋它們的化學成分和同位素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