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極洲發現的首顆琥珀表明南極附近存在熱帶雨林
想象一下,有一臺時光機可以把你帶回恐龍.突然,你發現自己置身于一片茂密的沼澤森林中,昆蟲嗡嗡作響花、蕨類植物和針葉樹.
信不信由你,您正站在南極洲西部。
德國和英國的科學家現在首次在那里發現了琥珀——83 至 9200 萬年前曾經生長在地球最南端大陸的古老針葉樹的“血液”化石。
與根、花粉和孢子的化石一起,琥珀提供了一些迄今為止最好的證據,證明南極附近存在白堊紀中期的沼澤雨林,并且這種史前環境是”以針葉樹為主“,類似于新西蘭和巴塔哥尼亞今天。
在南極洲出土的琥珀拉開了這片大陸目前冰冷的外表,露出了一個古老的棲息地,它曾經溫暖潮濕到足以容納產生樹脂的樹木。在白堊紀中期,這些樹木必須在冬季的幾個月完全黑暗中存活下來。
但活下來,他們顯然做到了。即使他們不得不這樣做進入休眠狀態長時間。
在這項發現之前,科學家們只發現了最南端的澳大利亞奧特威盆地和新西蘭的 Tupuangi 組的白堊紀琥珀礦床。
“非常令人興奮的是,在他們歷史上的某個時刻,所有七大洲都有允許生產樹脂的樹木存活的氣候條件,”說來自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海洋地質學家約翰·克拉格斯。
“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更多地了解森林生態系統——如果它被燒毀,如果我們能在琥珀中找到生命的痕跡。這一發現允許以另一種更直接的方式前往過去。
科學家在南極洲出土了木頭和樹葉化石自 19 世紀初以來,但其中許多發現可以追溯到數億年到南部超級大陸岡瓦納存在的時候。隨著南極洲從澳大利亞和南美洲向南極漂移,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其森林發生了什么。
2017 年,研究人員鉆入南極洲西部附近的海底,并提取了這些久違的棲息地保存完好的證據。
經過幾年的分析,Klages 和一個研究團隊宣布2020 年,他們發現了一個可以追溯到白堊紀中期的化石根網。在顯微鏡下,他們還發現了花粉和孢子的證據。
同樣的鉆探現在提供了具體的證據,證明南極洲曾經存在過產樹脂的樹木。
在一層 3 米(10 英尺)長的泥巖中,Klagen 和一個新團隊描述了幾片小的半透明琥珀,大小僅為 0.5 至 1.0 毫米。每個都有從黃色到橙色的各種顏色,具有典型的扇形骨折在表面上。
這是樹脂流動的跡象,當樹液從樹中泄漏出來以密封樹皮以防止火災或昆蟲造成的傷害時,就會發生樹脂流動。
白堊紀是地球歷史上最溫暖的時期之一,在南極洲和附近島嶼出示證據在此期間頻繁發生森林火災。
琥珀可能被保存下來并化石,因為高水位很快覆蓋了樹脂,保護它免受紫外線輻射和氧化。
琥珀甚至看起來含有一些微小的樹皮,但需要進一步分析來證實這一點。
科學家們正在逐漸拼湊出一幅南極洲森林曾經的樣子以及它們在 9000 萬年前的功能。
該研究發表在南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