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紀錄的 23 年之后,地球正處于打破關鍵變暖極限的風口浪尖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周二表示,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地球表面溫度的上升幾乎超過了1.5攝氏度的臨界閾值。
氣候變化加劇了全球的熱浪、干旱和野火,并將全球溫度計推高了 1.48 攝氏度,高于工業化前的基準。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報道.
“這也是第一年所有日子都比工業化前時期溫暖超過一度,”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副主任薩曼莎·伯吉斯說。
“2023 年的氣溫可能超過至少過去 100,000 年的任何時期。”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表示,這一年只是“如果我們現在不采取行動,等待我們的災難性未來”的預演,據他的發言人說。
據科學家稱,一年中近一半的時間超過了1.5攝氏度的限制,超過這個限制,氣候影響更有可能變得自我強化和災難性。
?但是,即使像一些科學家預測的那樣,地球的平均表面溫度在2024年突破1.5攝氏度,這并不意味著世界未能實現《巴黎協定》將全球變暖限制在該閾值以下的目標。
這只有在連續幾年高于1.5攝氏度的基準之后才會發生,即便如此,2015年的條約也允許在一段時間的“超調”后降低地球溫度的可能性。
2023 鋸大火在加拿大,極端干旱在非洲之角或中東,史無前例的夏季熱浪在歐洲、美國和中國,以及澳大利亞和南美創紀錄的冬季溫暖。
“在我們擺脫化石燃料并實現凈零排放之前,此類事件將繼續惡化,”說雷丁大學氣候變化教授埃德·霍金斯(Ed Hawkins)沒有為該報告做出貢獻。
“我們將繼續為幾代人承受我們今天不作為的后果。
哥白尼的調查結果是在迪拜舉行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達成氣候協議一個月后達成的,該協議呼吁逐步擺脫化石燃料,這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我們迫切需要迅速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實現凈零排放,以保護我們所有人賴以生存的宜居氣候。”說約翰·馬沙姆(John Marsham),利茲大學大氣科學教授。
這一年又出現了一個不祥的記錄:2023 年 11 月的兩天比工業化前的基準高出 2 攝氏度以上。
哥白尼預測,截至2024年1月或2月的12個月期間將“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攝氏度”。
超速行駛的海洋
伯吉斯說,可靠的天氣記錄可以追溯到1850年,但來自樹木年輪、冰芯和沉積物的氣候變化較早的代理數據顯示,2023年的氣溫“超過了至少過去10萬年來任何時期的氣溫”。
各大洲的記錄都被打破了。在歐洲,2023 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比 2020 年低 0.17 攝氏度。
2023 年,自然發生的厄爾尼諾天氣現象開始出現,它使南太平洋的水域變暖,并在更遠的地方引發更熱的天氣。
預計這一現象將在 2024 年達到頂峰,這與 6 月至 12 月連續八個月的創紀錄高溫有關。
全球海洋溫度也“持續且異常高”,自4月以來打破了許多季節性記錄。
飆升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這些史無前例的海洋溫度導致海洋熱浪對水生生物造成毀滅性打擊,并增加了風暴的強度。
海洋吸收了人類活動產生的90%以上的多余熱量,在調節地球氣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氣溫上升也加速了冰架的融化 - 冰架的冰凍山脊有助于防止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的大規模冰川滑入海洋并提高海平面。
南極海冰在2023年創下歷史新低。
“我們在過去幾個月中觀察到的極端情況提供了一個戲劇性的證明,表明我們現在離我們文明發展的氣候有多遠,”C3S主任Carlo Buontempo說。
2023 年,二氧化碳和甲烷濃度分別達到創紀錄的百萬分之 419 和十億分之 1,902。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數據,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變暖的第二大貢獻者,自工業革命以來,甲烷約占全球氣溫上升的30%。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