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罕見的事件給了這種藻類一個可以捕獲和利用氮的細胞器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海藻,它含有一種能夠從大氣中收集氮的細胞器——這種能力以前被認為是某些共生細菌.
這一發現背后的國際研究團隊認為,藻類的天賦起源于內共生關系,其中固氮藍藻被祖先的海藻細胞吞噬。然后,在相互依賴的極端情況下,細菌完全放棄了自己的有機體,丟棄了許多基因,并依賴單細胞藻類提供支持。
這遠非微生物結合導致細胞器官形成的唯一例子。生物化學界的超級巨星葉綠體(將陽光轉化為能量的微型工廠,沒有它們,地球上的大多數生命都是不可能的)和線粒體(細胞的動力源,產生可用的能量形式)也開始作為微生物共享房屋安排。
盡管如此,并不是每天都會遇到一種全新的細胞器,科學家稱之為“硝基體”。事實上,這只是有記錄的第四個初級內共生的例子。
“細胞器從這些類型的東西中產生是非常罕見的,”說加州大學(UC)圣克魯斯分校生物學家泰勒·科爾(Tyler Coale)是最近兩篇關于這一發現的論文之一的第一作者。
“我們第一次認為它發生了,它引發了所有復雜的生命,”他說,指的是線粒體的起源。“一切比細菌細胞更復雜的東西都歸功于這一事件。
然后,大約十億年前,它再次發生在葉綠體上,給了我們植物。
固氮細菌對全世界植物的生存至關重要。它們通常被發現生活在根瘤中,如果您曾經在花園里出土過豌豆或豆類植物,您可能會發現它。到目前為止,人們認為這種關系可以采取的唯一形式是一種共生形式。
固氮結構被發現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和它的親戚,在世界海洋中發現的海藻,化石記錄可以追溯到大約 1 億年前。
然而,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在實驗室中培養藻類,因此他們不能確定如果它的固氮成分,稱為UCYN-A,是一種共生細菌,或者已經放棄了它的獨立性而成為細胞器。
今年早些時候,今年3月,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海洋生物學家喬納森·澤爾(Jonathan Zehr)和其他合作者在《細胞這表明UCYN-A確實具有細胞器的特征,包括與其藻類宿主的生長相關的尺寸增加,這表明它們的新陳代謝是內在相關的。
但只有當共生體開始“扔掉DNA片段”時,Zehr解釋,這種共生關系變成了,嗯,普通的舊生物。
由于共生入侵者位于細胞核之外,因此其遺傳物質在有性生殖過程中不會與細胞自身的DNA一起重新洗牌,從而將其保存在幾代人中。另一方面,宿主細胞核外的任何DNA都有更大的受損風險,增加了共生客體的幾率無法再起作用作為一個獨立的單元。
這就是 Coale、Zehr 及其同事在他們的后續研究: UCYN-A的基因組已經縮小得如此之多,以至于它依賴于導入由以下機構制造的蛋白質B. bigelowii(比格洛維芽孢桿菌).
“它們的基因組變得越來越小,它們開始依賴母細胞來使這些基因產物 - 或蛋白質本身 - 被運輸到細胞中,”Zehr說.
兩個獨立有機體融合的這些時刻打破了進化的線性概念,提醒我們即使在最基本的層面上,生命也比我們往往意識到的更加流動和相互聯系。
但科學家們認為,這一發現也可能對農業和海洋科學產生重要影響。從熱帶到北極,在世界各大洋中都發現了不同的UCYN-A菌株,因此硝化體可能是海洋蛋白質生產的主要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