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如果不關閉生命支持,更多的患者可以在腦損傷中幸存下來
這一定是人們必須做出的最艱難的決定之一:是否讓他們所愛的人離開,如果跡象表明他們無法從幾天前發生的創傷性腦損傷中恢復過來,就關閉他們的生命支持。
但恢復是不可預測的,所以醫生們并不真正知道,如果給更多的時間,哪些病人可能會從嚴重的頭部創傷中恢復過來,如果他們活著,誰會經歷持久的腦損傷和殘疾,從而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
這是不可思議的概率的微妙平衡,沒有人愿意考慮。
現在,一組研究人員已經嘗試:波士頓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醫學研究員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nders)及其同事比較了212名腦外傷患者的預后,試圖了解不可能的事情 - 如果保持生命支持,患者可能會發生什么。
他們來自美國18個創傷中心的研究結果表明,一些在生命支持被撤回后死亡的腦損傷患者可能在受傷六個月后幸存下來,甚至恢復了一定程度的獨立性。
“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采取更謹慎的方法,以做出關于撤回生命支持的早期決定,”說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神經學家、該研究的資深作者Yelena Bodien。
鑒于復雜性,一些指引建議醫生不要過早判斷患者的預后。研究只是隱隱約約地開始了解不同的意識模式在昏迷患者中.目前尚無指南或算法可幫助臨床醫生確定哪些患者可能獲得有意義的康復。
然而,家人經常被要求在有人遭受嚴重腦損傷后 72 小時內撥打電話。除非患者在最初幾天內迅速康復,否則人們認為他們不太可能存活或恢復太多。
桑德斯及其同事分析的數據初步表明情況并非如此。
從1,392名因創傷性腦損傷而進入重癥監護病房的患者隊列中,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數學模型,根據患者撤回生命支持的可能性以及年齡,性別,健康背景,損傷特征和臨床特征對患者進行分組。
從那里開始,桑德斯及其同事可以將80名在生命支持關閉后死亡的人與132名在腦損傷之前和短暫后具有相似健康軌跡的人相匹配,但沒有撤回維持生命的治療。
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估計在生命支持停止后不久死亡的80人可能在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時可能的恢復水平。
當然,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如果機器繼續運行會發生什么,但根據那些處于類似、令人心痛的位置的人的后續數據,我們可以收集到一些模糊的見解。
數據顯示,在接受生命支持的56名腦外傷患者中,有31人在六個月內死亡;45%的人幸存下來。在幸存下來的25名患者中,超過30%的患者在同一六個月內康復到足以在日常活動中至少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只有四名患者“完全”恢復到受傷前的功能。
雖然這對少數幸運兒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結果,但研究結果表明,整體嚴重殘疾很常見,盡管終生處于植物人狀態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在非常嚴重的傷害之后,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
“創傷性腦損傷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隨訪以了解患者的預后,”Bodien說說.“推遲有關生命支持的決定可能是必要的,以更好地識別病情可能改善的患者。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無法估計最年長和受傷最嚴重的一組的潛在結果,因為在生命支持保持開啟狀態的患者中沒有發現可比的患者。
需要對更多患者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以填補空白并繪制這些和其他腦外傷患者的康復軌跡。
該研究已發表在神經創傷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