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顫器電極片的位置對重啟心臟有很大影響
毫不夸張地說,知道如何使用除顫器適當地可以挽救某人的生命。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讓心臟再次跳動方面,一種特定的墊子放置方法明顯更有效。
根據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 (OHSU) 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的說法,將一個墊子放在胸部,一個放在患有心搏驟停使自主循環恢復 (ROSC) 的可能性是放置在正面和側面的 2.64 倍。
這是基于對2019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間在波特蘭的圖拉丁谷消防救援隊參與的255起事件的分析。158 人使用胸部和背部位置 (anterior-posterior AP),其他 97 人使用胸部和側面位置 (anterior-lateral 或 AL)。
“我沒想到會看到這么大的差異,”說OHSU 急診醫學助理教授 Joshua Lupton。“我們這樣做的事實可能會在醫學界點燃一把火,以資助一些額外的研究以了解更多信息。”
AP 定位并不是一個新想法,AP 和 AL 都經常被醫療專業人員使用。雖然 AP 是通常用于嬰兒,AL 方法是大多數人將要熟悉用于顫動的成年人 – 關于哪種選擇最有效的研究很少。
那里已經進行了研究研究 AP 和 AL 在治療持續性心房顫動(異常心律)的情況下使用這兩種方法時之間的差異。AP 在這方面也名列前茅。
其想法是,AP 放置有效地將心臟夾在兩個焊盤之間,這增加了它對由此產生的電擊做出反應的機會,因為更多的電流到達它。
“關鍵是,你希望能量通過心臟從一個墊子流到另一個墊子。”說OHSU 急診醫學教授 Mohamud Daya。
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局限性: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而不是在更嚴格的臨床條件下進行的研究,這意味著不同的康復率可能涉及其他因素。更重要的是,AL 安置通常比 AP 更容易應用。
此外,AP 或 AL 定位只會對心臟再次跳動產生影響。當涉及到康復出院的人數時,這種差異就消失了。
這凸顯了在恢復方面,墊子放置只是更大圖景的一部分。盡管如此,只有大約每 10 人中就有 1 人在院外心臟驟停中幸存下來,任何可以改善該數字的東西都必須值得研究。
“心臟驟停的時間越短越好,”說盧普頓。“你的大腦血流量低的時間越長,你獲得好結果的機會就越低。”
該研究已發表在JAMA 網絡公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