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預測,2024年將是我們在1.5°C時第一次看到地球
官方消息:2023 年是地球上最熱的一年曾經記錄過,以巨大的優勢打破了2016年創下的紀錄。
去年也是世界氣溫比工業化前平均水平(1850-1900年)高出近1.5°C(1.48°C)的一年。我們正在與科學家敦促我們將長期變暖限制在以下的門檻擦肩而過。
一些科學家,包括前美國宇航局氣候學家詹姆斯·漢森,預測 2024 年將是人類第一個超過 1.5°C 的年份。 當氣候專家曾經發出的可怕警告成為我們共同的現實時,您還能期待什么?
2015年《巴黎協定》中規定的1.5°C溫度目標在第一次接觸時不會被打破。大多數氣候臨界點科學家擔心,在地球溫度持續高于1.5°C之前,預計不會使變暖失控。
一旦目前的厄爾尼諾現象(以赤道太平洋為重點的自然周期中的溫暖階段)消散,全球平均氣溫可能會再次下降。
相反,2024年可能是我們在1.5°C時第一次看到地球。 以下是研究表明它對人類和自然的樣子。
瀕臨崩潰的生態系統
熱帶珊瑚礁在熱水中.這些棲息地包括一個息肉狀動物(與水母有關)和包裹在碳酸鈣中的五顏六色的藻類網絡。它們在地球赤道周圍的淺水中形成的復雜形式被認為比任何其他生態系統都擁有更多的物種。
“珊瑚已經適應了在特定的溫度范圍內生活,所以當海洋溫度長時間太熱時,珊瑚會漂白 - 失去生活在其組織內的五顏六色的藻類并通過光合作用滋養它們 - 并可能最終死亡,”珊瑚生物學家Adele Dixon和Maria Beger(利茲大學)和物理學家Peter Kalmus(美國宇航局)和Scott F. Heron(詹姆斯庫克大學)說。
氣候變化已經提高了這些海洋熱浪的頻率。根據迪克森的研究,在一個溫度升高1.5°C的世界里,99%的珊瑚礁將經常暴露在難以忍受的高溫下,以至于它們無法恢復,威脅到大約10億人的食物和收入,更不用說生物多樣性了。
珊瑚礁將因氣候變化對自然界的影響而贏得“煤礦中的金絲雀”的美譽。根據倫敦大學學院(UCL)生物多樣性科學家亞歷克斯·皮戈特(Alex Pigot)的分析,隨著全球升溫上升到2°C,珊瑚礁上已經看到的破壞將在其他地方變得明顯:
“我們發現,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C將離開15%的物種處于危險之中突然失去至少三分之一的當前地理范圍。然而,在我們目前2.5°C的變暖軌跡上,這一數字翻了一番,達到30%。
#Birds數以百計的小企鵝躺在地上死去,它們小小的身軀消瘦。他們拼命尋找食物,但因長期饑餓而死亡,因為海洋加熱將魚趕走了。讓我感到悲傷的不是CC否認者的侮辱,而是氣候變化的嚴峻現實。pic.twitter.com/AGxjhlAxBP
— 湯姆 (@DrTOMontgomery)5月 14, 2023
超出人類承受能力的熱量
高于1.5°C,人類可能會引發如此強烈的熱浪,以至于無法滿足人體自我冷卻的能力。
高溫和高濕很少會造成35°C的“濕球”溫度。 這是空氣太熱和潮濕而無法出汗而無法降溫的點——與溫度計報告的“干球”溫度不同。
根據氣候科學家湯姆·馬修斯(拉夫堡大學)和科林·雷蒙德(加州理工學院)的說法,地球溫度上升可能很快就會改變這一點。
“建模研究已經表明,如果世界超過2°C的升溫極限,濕球溫度可能會經常超過35°C......波斯灣、南亞和華北平原處于致命濕熱的前線,“他們說。
但世界不同地區的變暖速度不同。在一個平均溫度高出 1.5°C 的世界里,您所在地區的溫度實際上可能上升了更多。
為了解釋這一點,Matthews和Raymond研究了全球各個氣象站的記錄,發現許多站點在致命的熱量和濕度閾值上關閉得更快。
“自1979年以來,全球范圍內懲罰性濕球溫度(例如31°C以上)的頻率增加了一倍多,在地球上一些最熱和最潮濕的地方,如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沿海地區,濕球溫度已經超過35°C,”他們說。
“氣候包絡線是進入我們的生理機能無法跟隨的領域."
我們還有多久?
1.5°C后,物種滅絕和致命高溫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做災難性風暴和坍塌的冰蓋.
為了避免這些恐怖,我們必須消除加熱地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這意味著迅速淘汰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它們占全球 80% 的能源消耗.
有多快?根據 10 月份發布的最新估計,確實非常快。
“如果人類想有50-50的機會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C,我們只能再排放250吉噸(十億公噸)的二氧化碳,”利茲大學的氣候和大氣科學家克里斯·史密斯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羅賓·蘭博爾說。
“這有效地給世界帶來了僅用六年時間即可實現凈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