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末日時鐘連續第二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午夜

    象征性的“世界末日時鐘”是周二午夜前 90 秒舉行,反映了烏克蘭戰爭可能造成的核升級對人類構成的生存威脅,以及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之后氣候危機的倍增影響。

    由頂級科學家和安全專家設定,時鐘的時間與去年相同,是其75年歷史上最接近午夜的時間。

    “趨勢繼續不祥地指向全球災難,”雷切爾·布朗森(Rachel Bronson),《原子科學家公報》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烏克蘭戰爭始終存在核升級的風險,10月7日對以色列的襲擊和加沙的戰爭進一步說明了現代戰爭的恐怖,即使沒有核升級。”

    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非但沒有放棄核武器,反而正在升級其核武庫,而大規模洪水、火災和其他氣候災難在這一年威脅著數十億人的生命和生計,而人類不愿放棄化石燃料導致氣溫創下歷史新高。

    “旨在預防未來大流行的生物學研究已被證明是有用的,但也存在引起大流行的風險,”布朗森說,而最近在人工智能(AI)提出了關于如何控制“可能以無數方式改善或威脅文明”的技術的問題。

    烏克蘭戰爭迫在眉睫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現在距離其兩周年僅一個月的時間,這是時鐘背后的主要原因2023 年移至午夜前 90 秒,并繼續掩蓋今年的更新。

    《公報》稱,莫斯科毫不掩飾的核戰爭威脅、對核設施的襲擊以及對國際行為準則的侵蝕都加劇了風險,而以色列在加沙的戰爭有可能演變成涉及核國家的更廣泛的地區沖突。

    與此同時,“傳統的核軍備控制現在確實已經走到了盡頭,”普林斯頓大學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教授亞歷克斯·格拉澤(Alex Glaser)說。

    俄羅斯退出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而美國從一開始就沒有批準過這些條約。

    中國正在增加其核武庫,目前核武庫已達到500枚,“至少在我的成年生活中,華盛頓現在第一次有傳言說,美國的核武庫也必須增加,以匹配......俄羅斯和中國結合在一起,“格拉澤補充道。

    在氣候方面,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教授安布吉·薩加爾(Ambuj Sagar)表示,有一個“喜憂參半的故事”,稱贊在迪拜氣候大會上投資了1.7萬億美元用于清潔能源,這是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標志,盡管“沒有要求那么快或那么深”。

    1947 年,時鐘最初設定在午夜前 7 分鐘。

    自1991年冷戰結束以來,距離午夜最遠的是17分鐘。

    《公報》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J·羅伯特·奧本海默和其他從事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于 1945 年創立,該計劃生產了第一批核武器。兩年后,象征著全球易受災難影響的時鐘的想法隨之而來。

    ?法新社

    寶寶起名 起名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并給予反饋。
    相關期刊推薦
    湖北農機化

    湖北農機化

    農業基礎科學 - 省級期刊

    甘肅畜牧獸醫

    甘肅畜牧獸醫

    農業科技 - 省級期刊

    教育信息化論壇

    教育信息化論壇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亞太教育

    亞太教育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產業科技創新

    產業科技創新

    信息科技 - 省級期刊

    暖通空調

    暖通空調

    合作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 統計源期刊

    人人健康

    人人健康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中國集體經濟

    中國集體經濟

    合作期刊 - 國家級期刊

    大觀

    大觀

    中國語言文字 - 省級期刊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產業與科技論壇

    產業與科技論壇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亚洲 小说 欧美 激情 另类